第232章 炉子难买

“厨房在外面呢,东哥。”王小虎领着易立东来到了厢房和耳房中间的位置,这个地方正好有个凹槽,他们住的是两进院子的东厢房和东耳房,不像三进的院子,这边会有一个去三进院的门,这边没有门而是一个凹进去的门廊。

“我们这几天就在这边做的饭,也没办法做别的,只是熬点粥什么的,我哥说后期把这边封上就可以正式做厨房了,那样我们的两间房子就成了三间了。”王小虎看着这个凹槽憧憬的说道。

现在街道对房子的改装还没有什么明确的规定,只要不影响别人都没事。

“挺好的,最起码不用在屋里点火了,弄的全是烟味。”易立东看到这个地方点点头说道。

现在他们还没有炉子只能烧土灶,烧土灶就会有烟,熏的哪哪都是,有这么一个地方烧饭也不错。

烧土灶不像烧炉子烟太大了,就是大石桥那个临时地窖还要盘个烟筒呢,要么一烧火屋里根本没法站人。

虽然现在没有后世的那种烟筒,也可能公家单位有,不过易立东没有见过,但是有一种风斗能够有效的排出烟去,没办法冬天太冷,不可能家家户户都点土灶的,不管怎么着还是要用炉子。

烟如果不排出去肯定要煤气中毒的。

现在烧炉子也不是像电视里演的那种一烧都是一晚上的,都是每天早上点着做饭,然后用煤块压上等下次使用,这样煤块燃烧的慢,下次直接用火篓子一通火就着了,这样能避免频繁的生炉子。

当然晚上是不烧的,一个是想省点煤,现在买煤也是有定量的,烧完了有钱也买不到的,又不可能都去捡柴火烧,没有煤了更麻烦。

也能避免晚上睡觉的时候煤气中毒。

这时候“生炉子”所用的炉子十分简陋,是一个用铁皮制成的类似水桶一样、直径约三四十厘米的东西。

炉子内壁下方三分之一处,有一个用三四排钢筋组成的篦子;下方是一个可以活动的“小门”,用以调节进风量,控制燃烧程度;底部焊有三条腿;顶部有个铁皮制成的四方形平面“炉台”。

炉子启用前,要先“抹膛”,也就是用和好的泥巴将炉内壁四周抹上约三四厘米厚,使炉子的内径小许多。

估计主要也是为了省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