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造工艺方面,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从模具的制作,到零部件的加工、装配,再到最后的检测和调试,都有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层层把关。
确保每一颗炮弹都符合高质量的标准,每一道工序都像是一位严谨的老师,对炮弹的生产过程严格要求,不容许有丝毫的差错。
同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他们还采用了流水线作业的方式。将生产过程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工序,每个工人负责其中的一个环节,熟练操作,从而实现了快速、高效的大规模生产。
这条流水线仿佛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每个工人都是其中的一名士兵,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在技术人员的培训方面,陈振华多次指导和培训了原本巩县造兵工厂的专家和经验丰富的老技术工人,对新技术人员进行了系统的培训。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够熟练掌握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这些新技术人员就像茁壮成长的幼苗,在专家和老技术人员的悉心教导下,逐渐成为兵工厂的中流砥柱。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和拼搏,70 毫米、75 毫米以及 81 毫米的迫击炮炮弹生产流水线终于成功打造并投入使用。这一成果的取得,离不开陈振华的高瞻远瞩和全体兵工厂人员的辛勤付出。
有了这些先进的生产流水线,陈振华打造炮兵乃至炮团的宏伟计划终于得以稳步推进。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大量的火炮。
此时,在陈振华的系统空间内,储备了众多精良的武器装备,包括不少于一百门的 92 式步兵炮,不少于五十门的 41 式山炮,还有60门的105 毫米榴弹炮。
甚至 155 毫米的榴弹炮都有6门,这些强大的火炮资源,将会逐步借助各种战斗缴获,为陈振华将独立团打造成一个强大的兵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自然,当前整个独立团的主要花费重点并不在作战官兵的日常开销上,更多的是集中在黄崖洞兵工厂的生产和运营,以及物资供应方面。
对于广大独立团的官兵而言,基本的饮食需求,如大米馒头、猪肉炖粉条等都能够得到满足。但是对于兵工厂的人员,待遇则更为优厚。这一切良好的保障,都得益于陈振华精心建立的高效运输队伍。
而运输队伍的管理人员,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协调和组织作用,确保了物资的及时供应和生产线的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