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帝茫、泄

当时,周边的畎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等部落分布广泛,他们的实力和动向对夏朝的边境安全和势力范围有着重要的影响。泄敏锐地察觉到与这些部落建立紧密联系的重要性,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举措——赐予畎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等部落“后”的称号。“后”这个称号在当时具有极高的政治意义,它象征着尊贵、权威以及对一定范围的统治权力。

通过赐予这些部落“后”的称号,夏朝向这些部落表明了自身至高无上的地位,显示出夏朝对这些部落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从夏朝的角度来看,这一举措不仅仅是简单地给予一个称号,更是夏朝权威的一种体现。它表明夏朝有能力对这些周边部落施加影响,并且在政治上能够给予他们认可的同时,也要求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遵循夏朝的意志。而从这些部落的角度出发,接受夏朝赐予的“后”的称号,标志着这些部落对夏朝统治的承认和臣服。这种承认和臣服是基于夏朝在当时强大的综合实力,包括军事力量、政治影响力以及文化吸引力等多方面因素。

随着这些部落对夏朝统治的承认和臣服,夏朝的版图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原本一些处于边缘地带或者游离状态的部落地区逐渐纳入夏朝的势力范围之内,夏朝的影响力也随之延伸到更广阔的区域。在经济方面,新的土地和人口为夏朝带来了更多的资源和劳动力,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在文化方面,不同部落的文化开始相互交流融合,丰富了夏朝的文化内涵,也为夏朝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这一事件在夏朝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为夏朝后续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泄在位长达25年之久,在这漫长的统治期间,夏朝经历了诸多事件,其中最为着名的当属“商上甲微灭有易氏之战”。这场战争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当时的社会格局中激起了层层涟漪,它不仅仅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夏朝的军事实力,更是犹如一面镜子,深刻地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所潜藏的动荡不安以及错综复杂的权力斗争。

在泄十二年,殷(商)侯子亥,这个日后被世人称为王亥的男子,前往有易部落。一路上,他怀揣着未知与好奇,心中或许还涌动着些许期待。

当他终于抵达有易部落后,其行为却变得令人瞠目结舌。他似乎完全忘却了自己尊贵的身份,也毫不顾忌当地独特的风俗习惯,放纵不羁,肆意妄为。他终日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夜夜笙歌,荒淫无度,仿佛这片土地只是供他享乐的游乐场。

子亥的这般行径,毫无疑问是对有易部落的一种赤裸裸的公然冒犯。有易之君绵臣得知此事后,愤怒之情如火山喷发般不可遏制。身为有易部落的首领,绵臣一直以来都坚守着本部落的尊严和传统,对子亥如此不检点的行为自然无法容忍。

在怒火的驱使下,绵臣曾一度萌生出要将子亥置于死地的可怕念头。毕竟,任何人胆敢践踏他们部落的荣誉,都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然而,就在绵臣即将付诸行动之时,一些事情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决定。也许是考虑到杀死子亥可能引发更大的冲突,亦或是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或劝诫,经过一番艰难的权衡利弊之后,绵臣终究还是强压下心头的怒火,选择释放了子亥。

但是,这件事情并没有就此平息,反而在之后的几年中逐渐发酵。

到了泄十六年,子亥之子殷侯上甲微以此为借口开始有所行动了。他精心筹备,率领着河伯的军队,浩浩荡荡地向着有易部落进发。这支军队士气高昂,装备精良,带着明确的作战目的。当他们抵达有易部落时,一场激烈的战争爆发了。在战争中,殷侯上甲微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河伯军队的强大战斗力,成功地杀死了绵臣,有易部落在这场战争中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鲁语》中有这样的记载:“中叶衰而上甲微复兴,故商人报焉。”这一描述为我们揭示了当时更为复杂的背景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