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我便又出洞去寻找用来钻木取火的材料了。
我好容易才在野外找到了一段干木头,顺带折了一抱干树枝和拾了一些干草及枯叶回来。干的树枝可制作成钻木。我可不敢指望一次就能成功,所以得多寻些回来。多余的则可用来烧。干草及枯叶是用来引燃树枝的。但最难弄的是要有细小的干木屑或火绒,这才是钻木取火最关键的引火之物。
我先把用作钻木的干树枝条在石台上磨尖了一头,拿在手里搓动着试了试还比较称手,这算是制好了钻木。再用尖石在那段干木头上费了不少劲儿才凿出了一个与钻木差不多大的坑洞出来。但那点儿碎木屑显然又少又不易收集起来,这倒是差点儿难住了我。
算了,看来碎木屑还得另行制作!我想到了干树枝砸碎了不就有碎木屑了么?于是我便找了些细小的干树枝来用石块砸了许久,以确保那些碎木屑足够细碎,便于生火。木屑里有纤维,也好把火种移到灶里点燃枯草和枯树叶。
烧火的灶我就做得简单了,用一些碎石来围成的,只需要挡住火不往外面烧就行。
我还作了预备方案,那就是把一些枯草和枯树叶揉碎后放在顺手的一边,只要取火的碎木屑一燃起了火星,就把揉碎了的枯草和枯树叶渣渣些堆上去,使火星易于引燃它们形成火苗。
一切准备就绪后,我就开始卖力地钻起那干木头来。哪怕我明白其道理,作为风燧这个原始人,力气也好,手掌上也皮糙肉厚的,但要钻出火星来也确实不容易!钻了好久,才见到木头有点儿冒白烟了。我不敢松劲,强忍着手掌与钻木摩擦产生的火辣辣的感觉,继续使劲地搓动着木棍。终于,看见那干木头钻孔内冒出青烟了,我仍不敢松懈,还得使劲钻。
直到看到钻孔内有不少火星了,我才丢开钻木,把取火的碎木屑塞入钻孔内。但可惜的是,我的手脚还是稍慢了些,并没能让钻孔内的那些火星引燃碎木屑。
看来,钻木取火还得多个人协作起来才好办!可见,燧人氏当初钻木取火是何其艰难!
华氏三姐妹外出采集东西去了,两个小家伙只是好奇地看着我,并帮不上忙。他们更在意的是我打回来的那头麂子!我一下子没辙了,想等华蕊她们回来了再干。
停下来休息时,我却不经意地看到了洞内岩壁上的盐霜。这不正是硝盐么?现在钻孔内已经有了层黑色的碳粒了,若加入硝盐,那不就易燃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