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谍影纵横,帷幄千里

在源国的都城之中,邵仕龙的府邸书房内,气氛凝重而又充满着谋划的紧张感。邵仕龙背着手,在书房中来回踱步,他的目光不时落在墙上悬挂的巨大地图上,那地图上标注着源国与周边各方势力的领土范围、山川河流以及关隘要塞,每一处线条和标记都仿佛是他心中统一天下棋局中的棋子落点。

“要成就大业,情报便是那关键的先手。”邵仕龙低声自语道,声音虽轻,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决心。他深知,在这风云变幻、各方势力错综复杂的局势下,若想统一天下,精准且及时的情报是决胜的基石。没有对各方军事、政治与民生的透彻了解,任何军事行动都不过是盲人摸象,随时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于是,邵仕龙决定组建一支专业的情报队伍。他深知,这绝非易事,所选之人不仅要忠诚可靠,更需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出色的应变能力以及卓越的伪装技巧。

选拔工作在密密而有序地进行着。邵仕龙先是在源国军队中挑选精英。他亲自坐镇,对每一位前来应选的士兵进行细致考察。这些士兵大多经历过战火的洗礼,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和出色的身体素质,但邵仕龙看重的远不止这些。他会设置各种模拟场景,考验士兵们的观察能力。比如在一间布置好的房间里,让士兵们短暂停留后,询问房间内的布置细节、物品摆放以及人物特征等。他还会故意制造一些突发状况,观察士兵们的应变反应,是惊慌失措还是冷静应对。

除了军队,邵仕龙还将目光投向民间。他派遣心腹,在市井街巷、茶楼酒肆中寻找那些消息灵通、善于周旋之人。这些人往往生活在社会底层,却对各方动态了如指掌。他们有的是靠贩卖消息为生的小混混,有的是走街串巷的货郎,还有的是在达官贵人府邸中做杂役的下人。邵仕龙命人暗中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寻找那些具备情报收集天赋的人。

经过层层筛选,一支由经验丰富的密探组成的情报队伍初步成型。邵仕龙亲自对他们进行培训。在府邸的一处隐秘庭院中,密探们整齐列队,神情严肃而又充满期待。邵仕龙走上前,目光扫过每一个人,说道:“你们肩负着源国的未来,每一份情报都可能改变一场战争的走向,甚至决定天下的归属。”

他详细地传授各种情报收集技巧。教导密探们如何伪装身份,商人要熟知各种货物的价格行情、交易规矩;僧人要熟背经文,举止端庄;艺人要精通各种杂耍技艺、说唱曲目。他还教他们如何在与人交谈中巧妙地引导话题,获取有用信息,如何从对方的一个眼神、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中洞察其内心想法。

密探们被分散到各地,就像一颗颗棋子被撒入棋局之中。他们有的伪装成行商,推着装满货物的小车,沿着繁华的商道,穿梭于各个城镇的集市。在与其他商贩讨价还价、把酒言欢之际,看似不经意地打听着各方势力的军队数量、装备情况、将领特点等军事情报,以及政治局势的变动、官员的任免、各方势力之间的联盟与纷争等政治情报,甚至连百姓的生活状况、粮食收成、物价高低等民生情报也不放过。

有的扮作云游僧人,手持木鱼,身披袈裟,云游四方。他们出入各个寺庙,与僧人们谈经论道,在寺庙的香火缭绕中,从香客们的闲谈中捕捉那些隐藏在日常话语里的关键信息。寺庙往往是各方人士汇聚之地,无论是达官贵人来此祈福,还是普通百姓来此求愿,都会带来不同的消息。

还有的化身流浪艺人,在街头巷尾表演杂耍、说唱。他们用精彩的表演吸引人群,在人群的喝彩声与喧闹声中,混入其中,倾听着人们的议论。市井之中,往往流传着最真实、最直接的消息,无论是官员的贪腐丑闻,还是军队的调动传闻,都能在这里找到踪迹。

日子一天天过去,情报如同雪花般纷纷传回。邵仕龙每天都会花费大量时间,仔细阅读和分析这些情报。他将情报按照来源、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在书房的桌子上,堆满了各种写满情报的纸张。他试图从这些琐碎的信息中,拼凑出一幅完整而清晰的天下局势图。

然而,就在邵仕龙以为一切都在按计划稳步推进时,一个意外情况打乱了节奏。

夏日的午后,骄阳似火,整个都城仿佛被放进了巨大的蒸笼之中。一位密探匆匆赶回,他的衣衫被汗水湿透,紧紧贴在身上,脸上带着疲惫与焦急的神色。他一路小跑,穿过府邸的庭院,径直来到邵仕龙的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