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李家,姜文轩便想到京城近日的传闻。
听说,李家那位大小姐许了镇北侯府。
倒是没听说这位李芷兰小姐许人家的事。
姜文轩有些意动。
他年纪虽不大,但家中已在考虑婚配事宜了。
只是近来相看的女子,他并不喜欢。
若是能与李家小姐……
想到这里,他看向那人群中的人,她正笑眼弯弯地与人说着话,看起来十分的温柔。
站了好半天,姜文轩才离开。
人群中,李青溪察觉到有人正在看她,转头却没见到人,有些纳闷,还以为是宋书雅想回来再报复她,人都谨慎了许多。
她本想快些回家,可看到芷兰与人沟通的很愉快,甚至还交到了几个朋友,也就不急着走了。
好在姜眠虽没兴趣参加什么诗会,但安排了餐食,将她们招待地好好的。
及至落日黄昏,李青溪二人回家。
陶氏乐得看她出去玩,毕竟如今李致远官至少卿,多些交际也是好的。
就连她,最近也参与了许多贵夫人组织的饭局。
夜间,母女二人话谈,提起姜眠,陶氏还特意问她,对方可有为难她?
李青溪摇了摇头:“没有,姜小姐为人很好。”
就是有点离经叛道。
自古以来,女儿嫁作人妇乃是天经地义,相夫教子更是寻常,听她的意思,嫁人反倒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她看不懂姜眠。
陶氏闻言,松了口气。
她还真怕姜家小姐因为岑世子记恨青溪。
“对了,我刚才来的路上见着芷兰了,她看起来很高兴?”
陶氏试探道,得知李芷兰结交了几个贵女,倒也替她高兴。
都是一家人,她本质上是希望这个侄女过的好的。
当然了,不能越过她女儿去。
陶氏沉吟片刻:“前几日,你二叔来信了,问你父亲,可有打算在京中为芷兰找个婆家。”
李青溪想了想,觉得此事不易。
“你二叔是个老实好人,但见识确实短浅,这些年一直不得升官是有道理的。”陶氏捻了捻手上的珠串,“京中随处是官,不上五品都不得姓名,芷兰若是要在京中找婆家,除非做妾。”
不然,京都谁家会要一个九品官的女儿当正妻?不是谁都有她家青溪的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