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家里没有常威不行

“这个部分包含人品,接着讲生长环境,就是家里几口人,几间房,父母从事什么工作,几个人上班还是家里就一个人挣工资,拿隔壁二大爷和三大爷来做对比,你们就清楚了。”

“二大爷刘海中,七级钳工,八十四块五工资,加上补贴至少八十七,家里五口人,三个儿子,二大妈家庭妇女无业,平均算下来每人每月十七块四,他大儿子刘光齐中专就要毕业了,进厂十六级实习工资,三十七块钱,现在彩礼少的五块十块,多的五十也够了,所以他家大儿子属于优质客户。”

“三大爷阎埠贵,小学教师,他总说自己二十七块五,那是撒谎,行政级别二十五级中专生都三十七块五,他一个老教师,工龄那么长,所以他至少四十三块。”

至于阎埠贵教数学还是语文,这个常威没讲,他不懂这个年代老师怎么分,前世母亲一直到九十年代初还是班主任兼语文数学两门课,六七十年代当民办老师时还教几门课,而且老师打卡考勤还是很严,阎埠贵四九城小学老师无故旷工翘班守大门占便宜,有点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算他四十五块,家里六口人,每个人七块五,相比刘海中家一人均少了十块,十块省着点吃够三口人吃一个月了。”

“那不止,有的四口之家一个月就七八块钱。”花姨走街串巷熟知很多家庭情况。

“这就是差距,所以阎老师天天说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全家据说咸菜都按根分,窝头和肉都是均分,人倒是不偏心,男女老少都一个待遇,就是这做法,算计多了,感情就淡了。”

“你是说这样的家庭会斤斤计较,这样的家庭娶媳妇后,连媳妇都要算计。”常蕤都会抢答了。

“他家的生长环境就是这样,父母兄弟姐妹都不肯吃亏,每一分每一厘都锱铢必较,这种习惯十几二十年养成,已经刻在骨子里,所以彩礼和婚礼都会能省则省。”

花姨点点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常威你这点没说错,真给他家保媒,谢媒礼都不一定给,费力不讨好,最后婚礼太抠门还会砸招牌,那就是说刘海中他们家很好了。”

“我讲的生长环境,还包括父母教育子女的问题,据我所知刘海中信奉长子继承家业,其他两个儿子棍棒底下出孝子,他家刘光天和刘光福就是出气筒,高兴打,不高兴打,喝多了打,在外面一点不顺心回家打儿子,还不许吃肉吃鸡蛋,所有好的都给了长子刘光齐。”

花姨叹了一口气,“父母不慈,儿女不孝,孩子越打越心寒,离心离德,到老有他罪受的。”

要说花姨很少动手打孩子,家里是少有的温馨,只有一个习惯,从不吃别人剩饭,包括常威和常蕤的。

“不是说将来孝不孝顺的问题,是说他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