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一带遭受战火波及的地区,也得到了朝廷税赋上的减免。唐懿宗想:“这些地区的百姓也受苦了,减免税赋也好让他们休养生息。”
唐懿宗的脸上露出一丝怜悯,他觉得百姓们在战争中遭受了太多的苦难。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仁慈和关爱,朝廷不会忘记他们的付出。
投降的庞勋手下大将张玄稔,被封为大将军,结局尚好。至于贪生怕死、出卖同袍的和州刺史崔雍,朝廷赐死,家属流放。
唐懿宗愤怒地说:“崔雍这种人,不配为官,必须严惩!”唐懿宗的脸上露出愤怒的神色,他觉得崔雍的行为令人不齿。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威严和正义,朝廷不会容忍这种不忠不义之人。大臣们纷纷点头称是,他们也觉得崔雍的行为应该受到惩罚。
立下赫赫战功的康承训,本以为能凭借此功在仕途上平步青云,尽享荣华。然而,现实却如同一把利刃,无情地将他的美梦击碎。
朝中宰相路岩与韦保衡暗中勾结,对他心生嫉妒与忌惮,于是合力排挤于他。最终,他被贬官至偏远的恩州,仅仅担任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小司马。
当康承训得知被贬的消息时,顿时怒发冲冠,心中满是愤怒与不解。他满脸涨得通红,对亲信怒喝道:“我为朝廷出生入死,立下如此不世之功,为何却遭这般不公待遇?”
他的脸上露出痛苦且不甘的神色,觉得自己仿佛是被朝廷无情抛弃的棋子,遭受了莫大的冤屈。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悲愤,仿若在仰天长啸,向这残酷的命运发出强烈的抗议。
亲信在一旁听着,只能无奈地摇头叹息,他内心也为康承训的遭遇感到愤愤不平,可面对朝中权势的倾轧,却又深感无能为力。
他的眼神中满是同情与无奈,在这强大的官场黑暗势力面前,他们根本无法改变这一残酷现实,只能默默承受。
仕途的巨大落差,加之内心的愤懑与压抑,使得康承训不久便郁郁而终。
这场动乱彻底改变了唐朝的生态格局。康承训被宰相韦保衡嫉恨,遭谗言贬官。后来黄巢之乱时,地方官剿匪都变得“收敛”。
一位地方官私下里对同僚说:“你看康承训的下场,我们还是小心为妙,剿匪不能太拼命啊。”地方官的脸上露出担忧的神色,他觉得自己不能重蹈康承训的覆辙。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谨慎和恐惧,他们必须要小心行事。同僚们纷纷点头,他们也觉得地方官说得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