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卓在徐组长的攒拢下,八摞大团结甩出去,名下又多了套房。
没错,就是杨家老两口的二十二号院。
老两口拿到钱,迫不及待的就要出去找房搬走……
眼下这处生活了三十多年的院子,他们早就住的够够的。周围每张熟悉的脸,对他们来说都面目可憎。
杂七乱糟的事就不提了,最主要的矛盾,是杨家俩儿子支援三线建设离开了京城,俩姑娘很早就嫁出门了。
一边是老两口住着足有三间正房两间耳房,外加四间厢房的后院。一边是恨不得把煤棚砌上门,当婚房用的大龄男青年,以及大龄男青年的家长。
一边是该被踩上一万只脚的那啥五类,房子多到住都住不完。一边是光荣的工人阶级,好几口人挤在一间小房里,还得每月给那啥五类付房租。
老两口很清楚,但凡松口往后院放进一家,第二家第三家第四家就会接踵而来。
几天的功夫,后院就得跟前院和左近其他院子一样,挤的跟难民营似的。
关键是,他们还指望有一天俩儿子能从穷乡僻壤回来。
租户招进来容易,想请走可就难了。等儿子拖家带口的回来时,让哪个搬走腾房?
就算有人愿意腾房,有地儿搬算呀!
所以,咬着牙不松口,谁求也不答应。
不答应,就罪人。
稍微有点素质的,背后蛐蛐两句,嚼嚼舌根子。没素质的,当面尖言碎语阴阳怪气翻白眼儿啐唾沫。
更没素质的,天天堵着门咒骂,大半夜的扔砖头砸玻璃……
老两口早就有心把院子卖了,得了钱换个素净点的地方,买个能关上大门消停过日子的院儿。
但在街道挂了好些年,来看房的虽然不少,但看过之后都摇着头走了。
毕竟想买房的都不傻,且不说前院的那些租户的问题。后院的晾衣场,就不好处理。
谁愿意自家院子里,成天飘着烂棉袄破背心,大裤衩子和姨妈带?
问题是,都已经成既定事实了。把院儿买下来后,能不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