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王爷之志?”
贾诩眸光闪烁,看着刘曜询问道。
“效仿先祖汉光武帝,中兴大汉,德泽万民,功过始皇,致使日月所照,皆为汉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使天下再无种族之分,只有汉族,也只以汉族为尊!”
面对贾诩这种人,刘曜没有必要隐瞒。
如今大汉之势,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的出,尤其是废史立牧后,大汉各地,诸侯并立,借助朝廷的名义,招兵买马,疯狂壮大己身。
此刻,只要有一点火星,整个大汉的局势瞬间便能引爆。
而这导火索,便是刘宏。
只要刘宏一死,届时,哪怕没有董卓进入洛阳,那些世家也会想方设法的废黜少帝刘辩,辅佐陈留王刘协,登上皇位。
因为,相比于刘辩,身后无任何势力的刘协,更容易被这些世家掌控。
所以,无论董卓是否进入洛阳,刘辩这个皇位都坐不长久。
如此,大汉名存实亡,天下必然会群起而攻之。
更甚者,一旦发生此事,恐怕各地便会涌现越来越多的王侯。
手中有权,有兵,谁不想称孤道寡?
贾诩在董卓麾下任职许久,纵然只是牛辅军中的一员刀笔小吏,可以贾诩之智岂能看不出董卓麾下如今正在快速膨胀?
所以,他的野心,在贾诩面前没有丝毫隐瞒的必要。
听到刘曜的话,贾诩沉默片刻,继续道:“若有事变之日,王爷当如何行事?”
“挟少帝以令诸侯,跟洛阳之帝,分庭抗礼,少帝乃正统,以正伐逆,遵循天道运行之理!”
这便是刘曜和房玄龄等人商议的结果。
刘辩要救,何皇后更要救,若有事变之日,他将会亲提大军,赶赴洛阳,将少帝刘辩和何皇后迎回并州。
届时,以刘辩正统之名,以伐不臣,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万民归心。
如此,日后只要徐徐图之,文臣武将同心,纵然独战天下,他又有何惧?
闻言,贾诩眉头一蹙:“此计虽好,可却容易陷入内耗之中,王爷可曾想过,一旦将少帝和皇后迎回并州,待少帝长大,定然不满足于被王爷控制,届时伺机夺权,王爷还是不给?”
“给了,王爷势力一朝丧尽,只博得一个好名声,不给,王爷此前努力得来的贤名一朝崩塌,从原本的汉臣变为汉贼,届时,少帝外联诸侯,并州以何阻挡?据某所知,王爷麾下个个忠心耿耿,可其中也多有迂腐之辈,迎少帝到并州,前期有利,可于后期,却多有不利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