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科举是自隋唐以来历朝历代选拔官员最为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也是天下读书人寒窗苦读十年,鲤鱼跳龙门的时候。
当然寒门士子并不是说就是普通百姓家里的。所谓寒门只不过是指的曾经辉煌后来落魄的一些家族。
对于历朝历代的普通百姓来说,能吃饱饭就已经难得了,哪里还有闲钱让孩子读书。所以这天下的读书人,官员真正出自穷苦百姓的太少,太少了。
只不过科举相对于两汉举孝廉制来说,已经是公平很多了。
此次春闱,恩科。将是崇祯十六年头等的大事。
早朝散去之后,内阁、六部一众官员彻夜研究,要拿出一个章程来给天下士子。
“首辅大人,这南方几省路途遥远,圣上的旨意传到,来回也需时间。”
“圣旨到达之后,先在各府举行乡试。取得功名者再进京赶考。”几位朝臣你一言我一语的说道。而一旁的户部尚书萧何看着围成一团激烈争论的大臣皱起了眉头。
“萧大人,你有什么好的建议。”陈平看着旁边的搭档萧何问道。
“诸位大人,本官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萧何见状开口说道。
这时正在热烈讨论的众人听到声音,回过头来望向萧何。
首辅蒋德璟看着萧何疑惑的问道:“萧大人但说无妨。”
“对对对...”其余几人也附和,谁让萧何既是户部尚书又是阁臣呢,既然开口,就连蒋德璟也不能不给面子。
“诸位大人刚才说的虽是燃眉之急,却也不算麻烦。只是各位有没有想过,这北直隶各省久经战事,早已糜烂不堪。相对于较为富庶和平的南方诸省此次科举,北方士子恐怕大多都要名落孙山了吧。”萧何缓缓指出。
“这...这,应该不会....吧。”次辅魏藻德有些迟疑的说道。
其实在场的大臣们心中都清楚,只不过一时被开科举这个好消息冲昏了头脑。
“是啊,本来历届科举就以南方士子夺魁为多。如今整个北方先后遭到流贼、建奴肆虐。恐怕更加不如了。”左副都御史施邦耀不得不接受现实的说道。
这时一旁的李邦华也指出大明国朝新立,太祖年间第一次开科举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