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发作前的征兆多样。
部分患者会有躯体感觉先兆,比如肢体出现麻木感或者针刺感;还有的会有视觉先兆,像看到闪光、黑点等;也可能出现听觉先兆,如听到不存在的铃声、嗡嗡声。
另外,有些患者会产生嗅觉先兆,例如闻到烧焦味、刺鼻的化学药品味等异常气味。情绪上也可能出现变化,如焦虑、不安、压抑或者易激惹等。
还有部分患者会有头晕、上腹部不适的感觉,或者是产生似曾相识的错觉。不过,也有患者没有任何征兆直接发作。
癫痫发作前的征兆是在癫痫发作之前出现的一些迹象。这些迹象比较轻微,如躯体感觉异常(肢体麻木、刺痛)、视觉异常(闪光、黑点)、听觉异常(听到不存在的声音)、嗅觉异常(闻到怪味)、情绪变化(焦虑、易激惹)、头晕或腹部不适等,它们可以看作是发作的预警信号,提醒患者可能即将发作。
癫痫发作的症状主要是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后引起的一系列表现。比较典型的是全身强直 - 阵挛发作,患者会突然意识丧失、跌倒在地,随后全身肌肉强直收缩,头后仰、双上肢屈曲强直、双下肢伸性强直,可能伴有呼吸暂停、面色青紫,接着阵挛期,全身肌肉有节律地抽动,口吐白沫,还可能会咬伤舌头、小便失禁。部分性发作时,患者可能只有局部肢体抽搐、感觉异常或者短暂的意识障碍等。简单来说,发作症状比发作前征兆要严重得多,而且是疾病发作当时的主要表现。
当癫痫发作时,以下是一些急救措施:
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让患者侧躺,这样可以防止口中分泌物或呕吐物堵塞呼吸道而导致窒息。如果患者处于站立位或坐位,要轻柔地帮助其顺势躺倒。
其次,要松开患者的领带、腰带等束缚物,便于患者呼吸顺畅。同时,把周围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的物品移开,比如尖锐的物体、热的东西。
一般情况下,不要强行按压患者的肢体,因为可能会导致患者骨折或脱臼。如果抽搐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或者患者频繁发作,要立即呼叫急救人员。
有癫痫病史的患者在日常护理中要注意多个方面。
在生活习惯上,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要尽量避免情绪的大幅波动,如焦虑、紧张、愤怒等,保持情绪的稳定。
在饮食方面,要均衡营养,避免过饥或过饱,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酒精的摄入,这些可能会诱发癫痫发作。
患者服药必须严格遵循医嘱,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家属可以帮助患者记录发作情况,包括发作时间、症状等,这有助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患者进行体育活动时要谨慎,避免参加如登山、游泳、驾驶等高危活动,防止在活动过程中发作而发生意外。
早餐
- 燕麦粥:燕麦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B族等,加水煮成粥。
- 水煮蛋:提供优质蛋白质。
- 小番茄:富含维生素C和番茄红素。
午餐
- 糙米饭:糙米相较于白米含有更多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
- 清蒸鱼:优质蛋白质来源,且容易消化。
- 清炒时蔬(如西兰花、胡萝卜、木耳):西兰花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胡萝卜有丰富的胡萝卜素,木耳能促进肠道蠕动。
晚餐
- 红薯:富含膳食纤维、淀粉等。
- 虾仁炒西葫芦:虾仁是高蛋白食物,西葫芦含有多种维生素。
- 凉拌菠菜:菠菜含铁和叶酸等营养成分。
加餐(可在两餐之间)
- 酸奶:富含蛋白质和钙,有助于消化。
- 坚果(如杏仁、腰果,少量):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微量元素,但要注意控制量,因为坚果热量较高。
癫痫患者日常饮食有以下注意事项。
首先要保证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像菠菜、橙子等。也要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例如瘦肉、鱼类、豆类等。
其次,要避免食用可能诱发癫痫发作的食物。应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如辣椒、芥末等,这些食物可能刺激大脑神经。还要避免饮酒和含有咖啡因的饮品,如咖啡、浓茶等,因为酒精和咖啡因可能会影响大脑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加癫痫发作的风险。
另外,要注意饮食规律,避免过饥或过饱,尽量保持少食多餐的良好饮食习惯。
大多数水果癫痫患者都可以食用,但有一些需要注意。
比如荔枝,大量食用可能会引起低血糖,而低血糖可能诱发癫痫发作。榴莲是一种高热量、高糖的水果,过量食用可能会影响血糖水平,间接对病情产生不利影响。另外,一些容易引起过敏的水果,如果患者对其过敏,食用后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导致身体出现应激状态,从而有可能诱发癫痫发作,像芒果,部分人食用后会出现口唇肿胀、皮疹等过敏现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癫痫发作症状
一、全面性发作
(一)强直 - 阵挛发作
强直 - 阵挛发作是癫痫全面性发作中较为典型且常见的类型。发作初期,患者会突然丧失意识,常伴有一声大叫,然后摔倒在地。紧接着进入强直期,全身骨骼肌持续性收缩,肌肉呈现强直状态。头后仰,双眼上翻,上肢内收前旋,下肢伸直,牙关紧闭,呼吸肌也参与强直收缩,可导致呼吸暂停,面色由正常逐渐转为青紫。强直期持续数秒至数十秒不等,一般不超过1分钟。
之后进入阵挛期,全身肌肉有节律地收缩与松弛,阵挛频率逐渐减慢,松弛期逐渐延长。阵挛幅度逐渐增大,可从轻微的抽动发展到剧烈的全身抖动,同时伴有口吐白沫,可能会因咀嚼肌收缩而咬伤舌头,还会出现大小便失禁。阵挛期持续约1 - 3分钟。发作后期,患者的阵挛停止,呼吸逐渐恢复正常,面色也由青紫转为红润。患者随后进入昏睡状态,意识逐渐恢复,但苏醒后常伴有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症状,对发作过程不能回忆。
(二)失神发作
1. 典型失神发作
典型失神发作主要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发作时患者突然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如正在说话时突然中断,手中的物品掉落,眼神发呆,对外界刺激没有反应。发作过程中患者的意识完全丧失,但一般不会摔倒,持续时间很短,通常为5 - 20秒。发作结束后患者可立即恢复原来的活动,没有明显的发作后状态,每天可发作数次甚至数百次。在发作时可伴有轻微的阵挛、自动症(如舔唇、吞咽等)、失张力(头部或肢体突然下垂)等表现,但这些表现相对较轻。
2. 不典型失神发作
不典型失神发作的起始和终止都比典型失神发作缓慢。意识障碍的程度也相对较轻,发作持续时间较长,可能超过20秒,甚至可达数分钟。这种发作常伴有明显的肌张力改变,如肌肉松弛或部分肌肉张力增高。不典型失神发作多发生于有弥漫性脑损害的患者,尤其是伴有智力障碍的儿童。
(三)肌阵挛发作
肌阵挛发作表现为肌肉快速、短暂、触电样收缩,可累及全身肌肉,也可局限于某一肌群,如上肢、颈部、面部等。如果是全身肌阵挛发作,患者可能会突然向前或向后倾倒。如果是局部肌阵挛,比如上肢肌阵挛,会表现为手臂突然快速抽动,手中物品可能被甩出。发作可单个出现,也可快速连续发作,多在清晨醒来或入睡时发生,也可因声音、光线等刺激诱发。
(四)阵挛性发作
阵挛性发作仅表现为全身重复性阵挛性抽搐,没有强直期。发作时患者的双侧肢体呈节律性抽动,频率逐渐减慢,幅度逐渐增大,可伴有意识丧失。发作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为1 - 2分钟,发作后可出现短暂的昏睡或意识模糊状态。
(五)强直性发作
强直性发作表现为全身或部分肌肉强烈持续的强直性收缩,可使肢体固定在某种紧张的姿势。如颈部和躯干强直性伸展,头后仰,双眼上翻,牙关紧闭;上肢伸直上举,下肢伸直,常伴有面色苍白或潮红、瞳孔散大等。发作持续时间一般为5 - 20秒,多不超过1分钟。发作可影响呼吸肌,导致呼吸暂停,发作后患者意识模糊或昏睡。
(六)失张力发作
失张力发作时患者全身或部分肌肉突然张力丧失,不能维持原有的姿势。如果是全身失张力发作,患者可突然倒地,像一个“破布娃娃”一样,表现为松软无力;如果是局部失张力,可表现为头下垂、肢体下垂等。发作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为1 - 2秒,可伴有短暂的意识丧失,发作后患者可立即恢复正常活动。
二、部分性发作
(一)单纯部分性发作
1. 运动性发作
- 局灶性运动性发作:发作时表现为身体某一局部的不自主抽动,常见于一侧眼睑、口角、手指或足趾,也可涉及一侧面部或肢体。抽动可从局部开始,逐渐扩展至同侧其他部位,称为杰克逊发作。例如,发作从手指开始,逐渐蔓延到手腕、前臂、上臂,甚至面部,但不伴有意识障碍。发作持续时间较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
- 旋转性发作:患者以身体某一部位为中心,如头部或眼球,向一侧作快速旋转动作,可伴有肢体的扭转。发作时患者意识清楚,但无法控制自己的动作。
- 姿势性发作:发作时患者会出现某种特殊的姿势,如一侧上肢外展,肘部半屈,头向同侧扭转,眼睛注视着该侧手部。这种姿势通常较为刻板,持续时间较短。
2. 感觉性发作
- 躯体感觉性发作:表现为身体某一部位的麻木、刺痛、触电感等感觉异常。这种感觉可以是局限于一处,如手指的麻木感,也可以逐渐扩散,如从手部向上蔓延到上肢。发作可单独出现,也可在发作后出现局部肌肉的抽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视觉性发作:患者可出现简单视幻觉,如闪光、亮点、暗点、黑蒙等,也可能看到复杂的视觉形象,如人物、场景等。视觉发作的部位通常与大脑枕叶病变有关,发作时患者意识清楚,可描述所看到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