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达到那种程度,确实会看不见一些东西,其实看不看见也都无所谓,因为基本与自己无关。唉!即便有关也无法改变的话,还不如不知道呢!好悲观哦!
在公有的地盘掀起一些波澜,那么大家都会乐意来帮忙,因为不帮忙的人相当于放弃了某种利益。
玩了这么多生存模拟游戏,也看了这么多有关人口的书,我的结论就是,人人都能结婚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于是将不能全部铺开这一事实作为某种阻力,不,它就是阻力本身,因某种阻力而产生的某种阻力。换一句话说,婚姻不是人生的必需品。人生的必需品只有心跳和呼吸。
冲突使我们的思维变得丰富,如果没有坎坷,你说我们的脑子里会装一些什么呢?
因为不允许局部变好的存在,人们更加倾向于变坏一点。但是整体变坏是一个不好的事实啊!这是一个思维陷阱。终究不能让前进的方向掌握在被思维陷阱束缚的头脑之中。
当然可以放任不管,用自然机制调节。但是这巨大的惯性……可能让本是负反馈的东西变成了正反馈。时间可是重要资源。
橡皮尺可以做到又大于又小于,但是没有任何人会相信这个摇摆不定的东西。什么都是只会导致啥也不是。
后面发生的如惊雷一般的事件告诉我们,既定的特征曲线是建立在很理想的情况下的,需要不断地修正。鬼知道跑飞了以后会发生什么。
人都有复制行为来模仿别人行为的冲动,跟感染了流感病毒一样。
有时候会本能地在回忆时,跳过大段大段无用的时光,结果发现,值得回忆的时段寥寥无几,大部分时候我们都在浪费生命。也是无可奈何的。
频繁调整本身就是一个坏指标。
限制是有的,调整是有的,但都不锁死。
总觉得产量曲线要比储量曲线有用得多。
我确实是要尝试新的情况的,我真的想知道到底会发生什么。如果不去调查,也没办法想当然,心里就会有点堵塞。当然啦,去看书的目的就在这,不用自己动手试就能知道很多事。
哈,没有社交的意愿,那么社交手段再是先进也是徒劳。
一本书的名字和出版社就是它的地址。不排除不同的书里存在相同内容的可能性,我只是在找一个路径而已。年代不同,这种地址的稳定性也不同。
唯有谩骂能惊醒我,即便,这个过程很不舒服。它提醒了什么呢?那就是无论我们是什么关系,都祛除不了刺猬的这个模型。其实,我没必要谦让的,但是,我也确实没想到不谦让有什么必要。既然如此何故浪费能量呢?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是是这样的,倒不是绝对的偏激,也会思考,但是难保在全部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