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来取货的菜贩子们,显然都是熟手,否则也不会第一时间嗅到商机。
他们停下车后,裹上军用棉大衣,或裹上一床破烂被褥,蒙头便睡。
但也会时常惊醒,瞅瞅排到哪了。
“都休息会吧,明天上午10点才能取货。”
“10点啊?俺还急着赶集呢,不然提前占好的摊位,可就被人家抢了。”
“我也没办法,豆苗需要生长,不是我能控制的。”
“早晚倒无所谓,俺只关心豆苗够不够,如果排上这一夜,俺什么都拿不到,岂不白等了?”
“够,肯定够!”
50米x30米,1500平方,约2.25亩地。
按照0.03亩,大概产出10筐计算。
明天上午能收割750筐豆苗。
等到下午3点,再收割750筐。
由于冬天,太阳下山早,自家不进行第三次种植。
但即便这样,750筐x2,足足1500筐,完全可以满足排队的菜贩子。
“假设每筐批发价90块钱,总营收13.5万。
“为啥我上午算的是日入20万?”
“难道批发和零售,差这么多?”
余阳并非心疼6.5万的差价。
因为壮汉的正确用法是种田。
如果分出一部分跟着自己去赶集,或者走街串巷,等于耽误了种植,降低了产量。
再就是,咱属于上游产业,菜贩子属于渠道+终端,这样也就构成一个完整的‘产销链’。
否则无法做大做强。
就像1500筐豆苗,如果咱自己卖,得卖到啥时候。
而明天,当场就能拿到13.5万。
当然,在另一个时空,被渠道弄死的上游产业,数不胜数。
咱不能把一切全都丢给菜贩子,还要开设仓储点、供应点,甚至直销店。
省得哪天菜贩子因某种原因,全都不来了,咱的豆苗烂家里。
因此。
余阳回到家,坐在东屋的生铁炉子旁边,写下了后续计划。
“塑料大棚产业还要扩建,明天拿到货款,找村长聊聊,买点地。”
“也不知道那老家伙,会不会给好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