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拖拉机有眉目了
陆寒靠在院角的老槐树下,看着穿上新衣服的三个妹妹在院子里追着跑,脸上的笑意就没断过。浅蓝色的红军服,衬的几个丫头愈发精神,像是刚从年画里走出来的娃娃。他心里暖烘烘的——这辈子啊,不用求大富大贵,只要爹娘安康、妹妹喜乐,再能给身边善良的人一些帮助,这趟重生就值了。
他抬腕看了眼手表,指针刚过十一点半,离中午饭点还差会儿。转头冲堂屋门口坐着的老妈喊:“妈,我去剁肉馅吧?快十二点了,一会该包饺子了。”
老妈抬头应了声:“去剁吧,案板上搁着五花肉呢,再切点葱和白菜掺里头,香。”
陆寒刚直起身要往厨房走,院门外那扇老木门突然“吱呀——”一声,又涩又长的响动撞进院子里。紧接着,大队长李守业的大嗓门就传了进来:“陆寒在家没?”人随声到,他揣着个布包快步跨进院,一眼就瞥见院子里疯跑的三个小丫头,当即笑出了声,“哎哟,这是哪来的小红军啊?穿着新衣裳,真精神!过来过来,让叔瞧瞧。”
三个丫头听见动静,立马停了脚,小跑到李守业跟前,仰着小脸乖巧喊:“李叔!”
李守业笑得眼角皱成了褶子,伸手从口袋里摸出三块裹着糖纸的水果糖—挨个塞到妹妹手里,又揉了揉知夏的头,问道:“这新衣服谁给你们买的?真好看。”
知夏攥着糖,脆生生答:“是三哥买的!三哥还给我们买了新鞋。”
李守业这才转头看向陆寒,凑过来拍了拍他的胳膊,半开玩笑道:“行啊你小子,疼妹妹疼得紧。正好,你也给我整两套呗?等我闺女带外孙外孙女回村,我就给俩孩子穿上,也让他们洋气洋气。”
陆寒笑着点头:“可以啊李叔,一套二十块,不用布票,上衣裤子带帽子,连鞋都配好,划算得很。”
“那确实划算,比供销社扯布做还便宜。”李守业点点头,忽然拍了下大腿,“嗨,光顾着说衣裳,把正事忘了!我过来是跟你商量点事。”
陆寒见状,赶紧从堂屋拎出两把木凳,摆到院子里:“李叔坐,咱慢慢说。”两人坐下,陆寒从口袋里摸出烟盒,递了支烟给李守业,又给自己点上,烟丝的焦香慢慢散开来。
李守业吸了口烟,缓了缓才开口:“我今天去公社开会,好事!咱大队今年评上先进了,会上还特意提了,农机局给咱批了一台东方红拖拉机,出厂价七千块钱。”他一边说,一边从怀里掏出几张叠得整齐的纸,递过来,“公社干部给了我这份资料,让我回去看,字我倒是都认识,可连在一块儿就跟看天书似的——你是咱队里唯一的知识分子,你瞅瞅这上面写的啥意思。”
陆寒接过纸,快速扫了几眼,抬头道:“李叔,这是国家针对购买农机的补贴政策,专门给咱生产大队的。”
“补贴政策?”李守业皱着眉,“你给我好好解释解释,别整那些文绉绉的,我听不懂。”
陆寒耐着性子,尽量说得通俗:“就是说,咱大队要想买这拖拉机,得先向公社递个申请,写清楚为啥要买——比如春种秋收缺农机、耽误农时啥的,再说说咱大队的经济情况,钱够不够。公社先审核,觉得咱确实需要,就把申请报到县里的农机局或者革委会。县里再按国家的政策查,看咱够不够补贴的条件,能补多少钱。要是批下来了,县里会跟咱签个协议,写明白补多少。等咱把拖拉机买了,拿着购机发票和协议,去县里就能把补贴的钱领回来。”
陆寒说完,就见李守业瞪着眼,一脸懵的样子,好半天才憋出一句:“那到底是啥意思?你直接说跟咱大队有关系的。”
陆寒没辙,只能更直白:“就是咱买这拖拉机不是要七千块吗?你要是按这个政策写个申请书,万一批下来了,国家就给咱补一部分钱。本来七千的拖拉机,咱可能六千、五千就买下来了,能省不少钱,不用队里掏全款。”
“嗨!”李守业听完,当即骂了一句,把手里的纸往腿上一拍,“就这么两句话能讲明白的事,非得写三页纸!净整这些没用的,耽误事。”
陆寒看着他那无奈的样子,心里也哭笑不得——没文化是真可怕。
李守业骂完,又看向陆寒,干脆道:“既然你懂,那你就给我写个申请书呗?反正我是啥也弄不明白,写不出那些话。”
陆寒却摇了摇头:“李叔,你找赵娜写啊。她是正经的知青,比我有文化,写这个更利索。而且咱这拖拉机能这么顺利批下来,百分百是沾了赵娜她爸的光——她爸指定是帮咱说了话。”
“对啊!”李守业猛地一拍大腿,眼睛都亮了,“我咋把这茬给忘了!我就说呢,全公社那么多大队,凭啥咱队批得这么快,原来是赵知青她爹出了力。得,我先不去写申请了,先去知青点感谢感谢赵知青。我先走了,回头就让赵知青把申请书写了!”
小主,
说完,李守业也不坐了,揣起资料就往院外走,脚步都比来的时候急了不少,木门“吱呀”一声关了,人已经没影了。
陆寒看着他的背影笑了笑,转身进了厨房。案板上放着块五斤重的五花肉,红里透白,他掂量了一下,家里六口人,两斤半肉馅足够吃了,剩下的留着下次炖肉。
他从中间把五花肉切开,将另一半悄悄丢进了空间——他用意念控制着空间,把五花肉分解成肉粒,又从空间里取出来,放回案板上。表面上还得装作自己剁的样子,不然没法跟老妈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