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行动的涟漪尚未完全平息,“余烬”文明依旧在谨慎地消化着这次大胆宣言可能带来的后果。也就在这时,一份来自盟约网络边缘、源自一个以观测宇宙生命演化为核心的弱小文明——“镜瞳”的报告,被呈送到了林薇面前。
报告内容并非关于“执行者”的动向,也不是混沌的污染,而是关于一个名为 “萌芽之环” 的原始星系中,那颗代号 “初啼” 的海洋星球上,发生的惊人演化异动。
报告附带了长时间观测的数据和影像。清晰地显示,一种被命名为“共鸣水母”的软体生物,其群体行为在近期发生了指数级的复杂化。它们构筑的几何图案从简单的分形,逐渐演变成能够动态响应恒星风变化的、近乎“电路板”般的精密结构。更令人震惊的是,监测到这些结构会间歇性地释放出微弱的、结构化的信息脉冲,其编码方式虽然原始,却与宇宙背景辐射中的某些自然波动模式高度契合,仿佛在……尝试与宇宙本身进行某种对话。
“镜瞳”文明对此现象感到既兴奋又恐惧,他们无法理解这种突变的根源,只能将之作为最高级别的异常现象上报给盟约的领导者“余烬”。
林薇和“基石智者”第一时间调取了“萌芽之环”的所有数据,尤其是其与“度量衡之章”参考样本库的关联信息。结论很快得出。
“‘共鸣水母’的基因激活和意识萌芽,其时间点与‘基准偏移’事件高度吻合。”“基石智者”的电子音带着一丝前所未有的凝重,“我们的行动,不仅在规则层面产生了影响,更直接催化了一个原始生命形态,使其提前迈入了‘信息感知’的时代。它们正在以一种……非标准的方式,触摸意识的门槛。”
指挥中心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他们不仅仅是在为自己的生存而战,他们的一举一动,已经开始像投入池塘的石子,在宇宙生命的湖面上激起无法预测的波澜。
“这是一个奇迹……也是一个巨大的风险。”一位生物学家喃喃道,“如果‘播种者’监测到这种计划外的、高速的意识演化……”
“它们会被标记为‘高熵变异常’,然后被‘园丁’或更糟的‘覆写者’抹除。”林薇接过了话,语气沉重。她仿佛已经看到了那颗蔚蓝色的海洋星球,在冰冷的秩序力量下化为另一片“谐振文明”般的废墟。而这一切,间接源于他们的“基准偏移”。
保护“萌芽之环”,似乎成为了“余烬”文明一个意想不到的、却又义不容辞的新责任。
…
遥远的维度夹缝,“观察者-首席”的座舰内。
黑影同样注视着“萌芽之环”的报告,其详细程度甚至远超“余烬”所掌握。它看到了“共鸣水母”构筑的、那蕴含着无限可能性的原始信息结构,也看到了“镜瞳”文明那份带着惶恐的报告,更看到了林薇在得知此事后,那瞬间变得凝重和坚定的眼神。
“蝴蝶效应……开始了。”黑影低声自语,指尖在虚空中轻点,调出了“度量衡之章”的实时数据流,那细微的偏移依旧稳定存在。“一次为了自保的规则调整,竟能催生出一个潜在的、全新的意识演化分支……‘原初之光’的催化效应,果然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