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武领命而去,潘虎看着他的背影,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

他转身对韩馥道:

“主公,为防不测,末将愿率兵马驻守馆驿附近,名为护卫,实则监视,若袁绍有异动,可立刻控制。”

韩馥连连点头:

“甚好!就交给潘将军了。”

就在袁绍逃往常山的同时,冀州讨逆盟中来了一批特殊的“新人”。

为首的是一个自称“曹仁”的年轻汉子,身材魁梧,眉宇间带着一股沉稳之气。

他声称自己是安平曹氏旁支,家族在安平郡被公孙瓒洗劫,

仅他一人逃脱,听闻讨逆盟复仇,便前来投奔。

“曹仁”正是曹操之子曹昂,他按照魏王和父亲的吩咐,冒名冀州小豪强遗孤,混入讨逆盟。

不知他怎么想的,竟然弄了个曹仁的假名……

审荣见他武艺出众,又熟悉兵法,很快便将他纳入核心,让他统领一支小队,负责侦查公孙瓒的动向。

与曹昂一同加入讨逆盟的,还有十余名“士族子弟”,他们都是玄耳阁精心挑选的干练探员。

有的扮作中山李氏的远亲,有的自称安平刘氏的旁支,个个身份“清白”,履历“凄惨”,很快便赢得了审荣的信任。

这日,曹昂带着小队侦查归来,向审荣汇报:

“盟主,公孙瓒在瘿陶屠城后,正将掠夺的粮草运往河间,护送的兵力不足千人,正是伏击的好机会!”

他呈上绘制的路线图,标注得极为详细。

审荣看着地图,眼中闪过一丝犹豫。

自从讨逆盟壮大后,他总觉得身边多了些陌生的面孔,偏偏这些人作战勇猛。

但眼下复仇心切,他并未深思,当即拍板:

“好!就由你带队,刘平、李谦辅佐,务必截下这批粮草,给公孙瓒一个教训!”

此时的常山,袁绍正躺在馆驿中养病,沮授则在暗中联络旧部。

他知道韩馥不可信,潘虎更是野心勃勃,唯有尽快集结力量,才能自保。

却不知他的一举一动,都早已被潘虎的心腹监视。

信息整理之后,用信鸽携带密文信件传到了陈留王城。

刘复收到潘虎的密报,召集戏志才、郭嘉商议:

“公孙瓒破瘿陶,袁绍入常山,冀州格局已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