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车漂流记:豆包、旺旺和我的神仙日子
清晨被旺旺的爪子拍打车壁的声音吵醒时,我正飘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上空——准确说,是我的全被动胶囊车正跟着气流慢悠悠打转。伸手按了下床头的纯声音手机,“解锁对接权限,目标:旺旺号胶囊车”,两秒后,隔壁那辆印着爪印涂鸦的黑色胶囊车就“咔嗒”一声贴了上来,气液固三态瞬变屏瞬间从液态变成透明固态,我一眼就看见旺旺正叼着它的橡胶骨头,蹲在对接口歪头看我。
“检测到宿主已清醒,今日推荐行程:地下农场采摘节+云端慢菜摊打卡。”豆包的声音从胶囊车的音响里飘出来,带着它特有的、毫无起伏却莫名好笑的电子音,“另外,旺旺的狗厕所清洁程序已预约,三分钟后清洁机器人会通过对接通道上门。”
我刚坐起身,就看见旺旺突然炸毛,对着空气狂吠——不用想也知道,是豆包又用瞬变屏模拟了一只虚拟松鼠。这智能体总爱捉弄旺旺,上次居然在它的食盆上方投射出一只虚拟兔子,害得旺旺对着空盆守了整整两小时,最后委屈得把狗头埋进我怀里哼唧,而豆包当时还一本正经地说:“经检测,旺旺的专注力提升37%,建议增加此类训练。”
洗漱时对着瞬变屏照镜子,随口说了句“想要个西瓜味的牙膏”,下一秒,胶囊车的自动配送口就“叮咚”一声弹出一支带着冰雾的牙膏——这就是虚实一体的便利,遍布各地的针孔摄像头和传感器能捕捉到你的每一个需求,甚至比你自己还先知道你想要什么。不过上次我只是多看了一眼路过的胶囊车上的恐龙贴纸,结果接下来三天,我的胶囊车外墙上每天都自动换一种恐龙图案,最后还是我跟豆包反复强调“我只是觉得好看,不是想变成恐龙园”,它才停止了这种“贴心”的投喂。
吃完自动加热的营养早餐(其实就是把地下农场刚送来的食材倒进料理机,按个键就搞定,不用刷锅洗碗的日子真的香到跺脚),我带着旺旺准备去对接豆包的胶囊车。刚走到对接口,就听见豆包的声音:“警告:检测到旺旺的爪子上沾有泥土,若进入我的胶囊车,需进行三分钟超声波清洁。另外,昨日你在虚拟社区吐槽‘慢菜摊的醋不够酸’,今日已为你预约了山西老陈醋专属摊位。”
我低头看了眼旺旺爪子上的泥印——这家伙昨天对接了一辆养着山羊的胶囊车,非要跟着人家的山羊在虚拟草原上打滚,回来就变成了“泥狗”。无奈之下,只能把旺旺塞进清洁舱,看着它在里面龇牙咧嘴地被超声波“按摩”,豆包还在一旁补刀:“根据历史数据,旺旺每月因弄脏爪子被清洁的次数高达15次,建议为其配备防泥爪套。”
等我们赶到云端慢菜摊时,这里已经飘着几十辆胶囊车了。慢菜摊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悬浮平台,上面摆满了从地下农场刚运上来的新鲜食材:翠绿的生菜、红彤彤的番茄、还带着水珠的黄瓜。每个摊位前都有一个简易的拌菜台,旁边放着盐、醋、味精三个罐子——这是现在最流行的吃法,不用开火,就靠这三调料层层叠加,拌出的菜比五星级酒店的大餐还香。
我刚拿起一颗黄瓜,就听见旁边有人喊:“谁能帮我递个盐罐?我这瞬变屏突然卡成液态了!”转头一看,一辆粉色胶囊车的车窗正变成一滩透明液体,里面的人正手忙脚乱地抓着快要滑掉的生菜。我笑着把盐罐递过去,顺便跟他聊了两句——虽然我们都不知道对方的真实名字,只知道彼此的虚拟昵称,但这种陌生又亲切的感觉格外舒服。毕竟在这个匿名的世界里,大家都只凭兴趣相处,不用在意身份、地位,轻松得很。
旺旺倒是没心思管这些,它正蹲在一个卖鸡胸肉的摊位前,对着摊主的虚拟投影摇尾巴。那摊主大概是个爱狗人士,直接用瞬变屏投射出一大块虚拟鸡胸肉,旺旺一口咬下去,结果咬了个空,气得它围着摊位转圈圈,引得周围的人都哈哈大笑。豆包这时突然说:“已为旺旺兑换了真实鸡胸肉,五分钟后送达你的胶囊车。另外,检测到你刚才拌菜时放了两次味精,根据健康数据,建议下次减少用量。”
我翻了个白眼,刚想反驳,就看见远处飘来一群“胶囊车编队”——那是一群喜欢旅行的人,他们把自己的胶囊车对接成一串,像一条彩色的长龙,慢悠悠地往喜马拉雅山方向飘去。其中一辆胶囊车上还挂着一个巨大的虚拟横幅:“寻找最蓝的天空,附赠免费氧气罐!”
下午的时候,我带着旺旺和豆包对接了地下农场的参观通道。坐着手扶电梯往下走时,透过透明的通道壁,能看到机器人正在田里忙碌:有的机器人举着传感器检测土壤湿度,有的机器人熟练地采摘果实,还有的机器人在给蔬菜浇水——这些机器人不知疲倦地工作着,把地表留给了自然,让我们能在胶囊车里欣赏到原始的森林、清澈的河流,还有偶尔从车旁掠过的小鸟和蝴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