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帝国心脏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落在长安宫城的琉璃瓦上,折射出七彩的光晕。李砚站在紫宸殿的丹陛上,望着盘旋在天际的鹰群——那是他派往各地的“信使”,领头的是只翼展丈余的金雕,左翼带着块小巧的铜牌,上面刻着简化的龙纹,是玄道司特意为“灵禽信使”打造的标记。

“陛下,岭南传来消息,十万大山里的象群迁徙了,正朝着桂林郡的方向去,怕是会踏坏庄稼。”金雕落下时,嘴里衔着个竹筒,内侍取出里面的字条,匆匆禀报。

李砚没有看字条,只是微微仰头,目光与金雕对视。刹那间,他的意识顺着无形的丝线,涌入金雕的脑海——那里没有具体的文字,只有画面:黑压压的象群踩着晨露前进,长长的鼻子卷起路边的芭蕉叶,领头的公象额头上有块白斑,眼神里带着焦躁。

“它们不是故意要去桂林郡,是栖息地的水源干了。”李砚轻声道,指尖的秘纹泛起微光,“让桂林郡守开掘三条水渠,引漓江水入十万大山,再派些懂象性的猎户去引导,告诉象群新水源的位置。”

内侍愣了愣:“陛下怎么知道水源干了?字条上只说象群在迁徙……”

李砚笑了笑,没有解释。自从万寿无疆功运转自如后,他便能直接“聆听”万灵的心声——不是语言,而是情绪、画面和本能的诉求。象群的焦躁源于口渴,金雕的盘旋是在等待指令,甚至藏珍阁里那株月心草,叶片的开合都在诉说土壤的干湿。

这感觉确实美妙。整个天下仿佛成了他的“庭院”,每只鸟兽都是他的“耳目”,哪里有旱情,哪里有异动,哪里有隐患,他都能第一时间知晓,甚至在问题爆发前就提前化解。

半个时辰后,岭南的传讯鹰再次飞来,带来新的画面:猎户们按照指令,在水渠旁摆放了象群爱吃的野果,领头的白额象犹豫片刻,终于带着族群转向新水源,沿途没有踏坏一亩庄稼。

“陛下,这比八百里加急还快!”内侍看着金雕振翅远去,满脸惊叹,“以前派快马送信,一来一回至少要半月,现在鹰群送信,一日之内就能解决问题!”

李砚走到偏殿,墙上挂着幅巨大的帝国舆图,图上用不同颜色的丝线标注着灵禽、走兽的活动范围:金色代表鹰群,覆盖了整个帝国的天空;绿色代表象群、鹿群,主要分布在南方山林;黑色代表狼群、熊群,活跃于北方草原;蓝色代表水族,游弋在江河湖海。

“把多瑙河的鹰群调五只到基辅公国,那边的农奴好像在密谋叛乱。”李砚指着舆图上的欧洲部分,那里的红色标记(代表隐患)正在闪烁,“让鹰群盯着贵族的庄园,有异动就直接向王烈示警。”

内侍刚要记录,舆图上的红色标记突然变亮,一只信鸽从窗外飞来,脚上的信管里果然装着王烈的急报:“基辅公国农奴串联,计划三日后方圆起义,焚毁庄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