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聊名称:大明朱家奇葩群(28)
朱棣:“昨天七夕节,讲得少了点,今天可得多说点。我接着说……”
朱由校:“家人们,赶紧搬好小板凳听故事咯,没板凳的欢迎来买,机会难得,错过可就没啦!”
朱棣:“@朱由校 我让你插话了吗?@朱常洛 算了,你这在位一个月就驾崩的,哪有力气管孩子,@朱翊钧 你去好好收拾你家孩子,要是收拾不好,我可就收拾你了。”
朱常洛:“成祖爷,您以后别这么直白说嘛。”
朱元璋:“咋啦?大家都知道你是一月天子,这又不是啥新鲜事儿,还不让说了?”
朱厚照:“太祖爷,泰昌的意思是,这是他的短处。”
朱元璋:“我可是你们太祖爷,为啥要听你们的?行吧,以后不说你泰昌了。”
朱祁镇:“太祖爷,我也够惨的呀。”
朱祁钰:(吃瓜表情包)
朱元璋:“@朱祁镇 这又不是比惨群,你少啰嗦。”
朱祁钰:“就是。”
朱祁镇:“@朱祁钰 关你啥事,闭嘴!”
朱棣:“不对啊,不是要开始讲了嘛,你们又来捣乱。”
朱允炆:“四叔,请开始您的表演。”
朱棣:“1395年,洪武二十八年,二哥秦王挂了。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老爸驾崩前,三哥晋王也没了,我就成诸王里最年长的了。
这时候我可厉害了,不仅手下有久经沙场的护卫军,权力也早就超过了‘列爵不临民’的规定。”
朱棣:“三哥晋王死了一个多月后,老爸给我下了道敕谕,说:‘朕诸子独汝才智,秦、晋已薨,系汝为长,攘外安内,非汝其谁……尔其统率诸王,相机度势,防边乂民,以答天心,以副朕意。’很明显,当时老爸已经把我当成维护朱家天下的顶梁柱,对我期望可高了。”
(薨:同“轰”音)
(乂:同“义”音)
朱元璋:“我也担心朱棣和其他诸王权力太大,威胁到允炆皇孙继位,所以临死下了遗诏:诸王在各自封国,不许到京城。封国内的文武官员,都得听朝廷指挥。”
朱厚熜:“太祖爷这操作,一边指望成祖爷撑场面,一边又怕他权力大威胁皇孙,这心思够纠结。”
朱棣:“老爸也是为了大明江山着想,我能懂。当时我可是雄心勃勃,就想着为咱老朱家多干点实事。”
朱由检:“唉,要是各位老祖宗一直都这么厉害,哪还有我后来收拾烂摊子的份儿。”
朱元璋:“你小子别唉声叹气的,要怪就怪你接手的时候,这江山已经烂得不成样子了,又不是你一个人的错。”
朱标:“大家都别垂头丧气了,咱老朱家能出十六个皇帝,也算辉煌过。四弟,后来咋样了?”
朱棣:“后来?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老爸驾崩,允炆侄儿登基,遗诏让诸王留在封国,不能到京城奔丧。我从北平出发去应天府,也就是现在的南京,结果被允炆侄儿一道诏令给拦住了。”
朱厚照:“这剧情,跟电视剧似的,成祖爷这一路可真坎坷啊!”
秦良玉:“是啊,燕王殿下当时心里肯定憋着一股火,明明有一身本事,却被各种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