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北奔孤臣

魏砥 柯哀的罐头 1432 字 11天前

---

黄忠率领着千余残兵,脱离了长沙那片已成定局的战场,一路向北疾行。时值盛夏,烈日灼烤着大地,也灼烤着这支队伍疲惫的身心。队伍中弥漫着一种复杂的情绪,有城破家亡的悲怆,有脱离死地的庆幸,更有前路未卜的迷茫。

他们大多是黄忠的旧部,感念其平日待兵如子,信服其勇武忠义,才在最后关头选择追随。许多人甚至来不及安顿家小,只能带着简单的行囊和武器,仓皇北顾。回首南望,长沙方向烟尘未散,那里有他们曾经的营房、同泽,或许还有陷于乱军中的亲人。一股浓得化不开的悲凉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

黄忠一马当先,花白的须发在风中凌乱,昔日挺直如松的脊背,此刻也微微有些佝偻。他紧抿着嘴唇,虎目之中血丝遍布,既有连日征战、心力交瘁的疲惫,更有对韩玄昏聩的愤满,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他一生征战,自问对得起天地良心,对得起麾下儿郎,最终却落得个背井离乡、彷徨北奔的结局。

“父亲,歇息片刻吧,弟兄们……都快撑不住了。”黄叙看着身后摇摇欲坠的队伍,忍不住劝道。不少士卒因伤、因疲累,已然落队,若非黄忠平日威望极高,恐怕这支队伍早已溃散。

黄忠勒住战马,环顾四周。这是一片荒芜的丘陵地带,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如同他们此刻的心境,萧索而漫长。他叹了口气,声音沙哑:“传令,就地休整半个时辰,饮马造饭,救治伤者。”他顿了顿,补充道,“派出哨探,警戒四方,尤其是南面。”

命令下达,队伍如同泄了气的皮囊,瞬间瘫软下来。士卒们或倚着石头,或直接瘫倒在地,贪婪地补充着水囊中所剩无几的清水,啃食着干硬的粮饼。伤兵的呻吟声、战马疲惫的喘息声,交织在一起。

黄忠独自走到一处高坡上,向南眺望。那里是他守护了多年的长沙,如今却已易主。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涌上心头。向北?襄阳?那个年轻的陈刺史,真的会接纳自己这个败军之将吗?即便接纳,自己又该如何自处?是寄人篱下,仰人鼻息,还是……

他握紧了手中的缰绳,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英雄末路,莫过于此。

黄忠北奔的消息,比他自己预想的更快传到了襄阳。

斥候将这支打着黄字旗号、约千余人的溃兵正向北移动的情报,第一时间送到了陈暮的案头。

刺史府内,陈暮、张辽、文聘、王粲再次齐聚。

“黄汉升果然北来了!”张辽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此乃天赐良将于使君!当速派兵马接应,迎入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