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镇上王婶子那边已经说好了,过完端午她们就过来,只是家里的竹席怕是不够,去年我们也就买了十张回来。”
“贺家父子两个都会编竹席,我前些天已经找他们定了十五张,端午后就能拿回来。”宋老爹敲了敲桌面说道。
“十五张竹席怕是不够吧?菜籽,小麦,稻谷都要晒,还是要多准备一些才行。”宋书宴想了想接着说道。
“那我再去乔嫂子家里看看,她男人也在编竹席卖,上次她还问我家缺不缺。”
顾青荷想起上一次洗衣服的时候,乔嫂子还特意跟她说过这事,她男人手艺好,家里编了不少席子,凉席,晒席都有。
乡下都是泥巴地,晒粮食的席子跟夏天睡觉的凉席差不多,只是编织的要厚实要粗糙一些,用来放在地上晒粮食的。
去年家里只种了玉米,需要的晒席不多,但今年又是小麦又是菜籽,粮食多了需要晒粮食的晒竹席自然也就多了。
好在去年修了房子,不然今年收回来的粮食,还真不一定有地方放。
夏收是即秋收后的最重要一件事,宋家许久之前就开始准备了。
同样顾青荷也在做准备,宋书宴父子在前面忙着收粮食,她要在后面帮着煮饭。
夏收是相当累人的,整个夏收完了后人能脱一身皮,因此夏收的这段时间伙食一定要好。
为此她还专门去石匠那里打了小石磨回来。准备泡点豆子煮豆浆,磨豆子吃。
黄豆富含优质植物蛋白,营养成分丰富。再加上家里还有腊猪肉,新鲜的鸡鸭鹅,肉食他们家里还是不缺的。
这段时间,顾青荷还攒下两百来个鸡蛋,七八十个鸭蛋鹅蛋,用来炒菜也足够了。
夏收那几天煮饭,肯定不止煮宋家两父子的饭菜。
家里找来的六七位女工的饭菜也是要煮的,另外就是跟宋家合耕那几户人家的饭菜同样也要准备上。
虽然平时他们都是自己回家吃自己,宋家父子也一样,但现在不是农忙吗!
家里大大小小全都要下地,根本没人做饭,顾青荷只能把这事接过来,因为自家的麦子是最早种下的,也是村里最先收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