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巾帼绽芳华,摄政朝堂绽异葩。
帷幄运筹兴大辽,澶渊盟定靖邦家。
公元953年,萧燕燕出生于契丹权贵之家,小字燕燕。她的父亲萧思温,那可是辽国响当当的人物,担任着宰相的要职,在辽国朝堂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萧燕燕自幼就展现出与常人不同的聪慧,办事认真仔细,一丝不苟。话说有一次,萧思温想考察一下几个女儿,就让她们打扫卫生。其他姐妹都是草草了事,随便应付一下,可萧燕燕却不一样,她认认真真地把每一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萧思温看到后,不禁满心欢喜,感慨道:“此女必成大事!”事实证明,萧思温还真有识人之明,他这个宝贝女儿,日后的成就那可真是超乎想象。
在那个时代,贵族女子的婚姻往往身不由己,更多的是为了家族的利益和政治的需要。萧燕燕最初的未婚夫是韩匡嗣的儿子韩德让,韩氏家族虽然原本是汉人,但在辽国也是备受重用,跻身权贵之列。韩德让也是个青年才俊,和萧燕燕也算是郎才女貌,门当户对。两人情投意合,本以为会携手走过一生,可命运却和他们开了个大玩笑。
当时的辽国,局势风云变幻。辽穆宗耶律璟在位期间,政治腐败,嗜酒好杀,搞得国内上下人心惶惶,社会动荡不安。终于,在应历十九年(公元969年),辽穆宗在一场叛乱中被刺杀身亡。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彻底改变了萧燕燕的命运。
萧思温在这场权力更迭中,站对了队伍,他和其他大臣一起,拥立耶律贤为帝,也就是辽景宗。辽景宗上位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开始与萧氏贵族联姻。政治利益高于一切,在这种情况下,萧燕燕只能无奈地放弃与韩德让的婚约,进入皇宫,被选为贵妃。仅仅过了两个月,因为她“色技过人,且通韬略”,就被册立为皇后,这晋升速度,在辽代后宫那可是绝无仅有的。
成为皇后的萧燕燕,并没有被宫廷的奢华生活所迷惑,她有着更大的抱负和追求。而她的丈夫辽景宗,身体却不太好,是个病秧子。随着病情越来越严重,辽景宗渐渐无法处理繁杂的国事,很多时候只能常年卧病在床。
萧燕燕看着丈夫被病痛折磨,国事又无人打理,心急如焚。她主动站出来,协助辽景宗处理朝政。这一决定,让她正式踏入了政坛,也开启了她传奇的一生。
刚开始,朝中的大臣们对这个年轻的皇后能否胜任还有些怀疑。毕竟,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女人参与政治是很少见的,更别说主持朝政了。但萧燕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很快就打消了大家的疑虑。
她展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才能和智慧,处理政务时条理清晰,果断决策。她重用汉官,把汉官纳入政权的中枢机构,这一举措在当时可是非常大胆的。在她的建议下,辽景宗也开始善于纳谏,励精图治,辽国的政治局面逐渐稳定下来。
保宁八年(公元976年),辽景宗甚至召集史馆学士宣布:“以后皇后所说的话,也都称‘朕’和‘予’,这可作为一条法令。”这就相当于正式确立了萧燕燕摄政的地位,从此,萧燕燕可以名正言顺地代行皇帝职权,成为了辽国实际上的掌权者。
在萧燕燕的努力下,辽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她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比如整顿吏治,严惩贪污腐败的官员;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鼓励商业贸易,促进经济的繁荣。在她的治理下,辽国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年谷屡丰”,百姓生活也逐渐安定下来。
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乾亨四年(公元982年),年仅三十五岁的辽景宗在出猎途中,因病卒于云州(今山西大同)焦山行宫。这对萧燕燕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她没有被悲痛击倒,因为她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