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月学院的晨钟敲过第三响时,伊格纳茨总会准时出现在后院的露天铁匠铺。这里原是学院废弃的工具房,被他改造成了“符文锻坊”——铁砧上刻着十二基础符文的凹槽,淬火池里泡着溶解了魔法水晶的特殊溶液,墙上挂满了他亲手锻打的符文铁板。
“今天练‘衍生符文·凝’。”他拿起烧红的铁坯,锤子落下的瞬间,识海里的“合”与“沉”符文同时亮起。“当”的一声,铁坯中央被砸出个凹陷,他迅速翻转铁坯,另一锤斜着敲在凹陷边缘,火星溅在淬火池里,“滋啦”冒起白烟。这组符文要的是“外紧内松”,像捏面团时指尖的力道,既得攥住形状,又得留着透气的缝隙。
前三个月,他总掌握不好火候。要么“合”符文太盛,把铁坯砸成了实心疙瘩,魔力根本流不进去;要么“沉”符文太弱,凹陷边缘软得撑不住形态。直到某天,他在处理一批陨铁时发现——陨铁内部的天然纹路,竟和“凝”符文的理想形态几乎重合。他盯着那些纹路看了三天,突然悟了:符文不是死的模板,得跟着材料的“性子”走。
那天之后,他的“凝”符文突然活了。用在木头上,纹路会顺着木纹蔓延;用在石头上,会嵌进天然的石缝;用在活物身上,能顺着血脉流动,既不损伤肌理,又能牢牢锁住魔力。有次凯尔法师突发心悸,他在法师后背敲了道“凝”符文,原本紊乱的魔力瞬间稳如静水,凯尔惊讶道:“你这符文,比高阶治愈术还温和。”
他的修行从不局限于学院。银月城的锻造行会总找他帮忙——给兵器刻“锋锐符文”时,他会根据铁匠的捶打习惯调整符文角度;给盔甲刻“防御符文”时,会盯着盔甲的受力点敲下最稳的纹路。行会的老会长常说:“伊格纳茨的符文会‘认主’,别人用着总差口气。”
第一年结束时,学院的“符文熟练度测试”上,他用十二基础符文组合出了“百锻阵”——在一块铁板上敲出一百道交错的符文,魔力流过时竟发出打铁的“叮当”声,测试水晶显示他的精神力纯度,已经达到了正式法师的门槛。
“你这哪是法师,分明是‘符文铁匠’。”考官看着铁板上泛着金属光泽的符文,哭笑不得。
伊格纳茨摸着铁板上的纹路,认真道:“是‘锻魔法师’。”
第二年:淬火池里的魔力潮汐
进阶的关键,是让符文“活”起来——不仅能承载魔力,还能主动“吞吐”魔力。伊格纳茨把重心放在了淬火池上,他发现溶解了水晶的溶液,能让符文在冷却时留下“魔力通道”,就像铁料里的碳分子,能改变整体的韧性。
“今天试‘吸’符文。”他把刻好雏形的铁板放进淬火池,识海里的“引”与“空”符文开始共振。溶液里的水晶碎屑顺着符文纹路爬升,在铁板表面凝结成细如发丝的晶线。他猛地抽回铁板,晶线却断了大半——“吸”符文需要持续的魔力牵引,像用磁石吸铁屑,力道断了就前功尽弃。
他想起落锤镇的老水磨,水流通过凹槽时会形成持续的漩涡。于是他改造了淬火池,在池底铺了层螺旋状的符文砖,让魔力顺着砖纹循环流动。当他再次把铁板放进去,“引”符文跟着池底的漩涡转起来,晶线这次没断,反而像血管般扎进了铁板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