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方负责人支支吾吾,解释说是个别老商户倚老卖老,难以沟通。
“难以沟通?”陈临海冷笑一声,“那就按规矩办!第一次警告,限期整改;第二次重罚;第三次,直接清退!没有什么商户是不能动的!安全底线,没有任何价钱可讲!春兰同志,你亲自盯这件事,明天这个时候,我要看到这里的通道彻底畅通!如果做不到,管委会和市场管理方一起问责!”
陈临海的强硬态度,让所有人心头一凛。当天下午,管委会和市场管理方就联合行动,强制清理了占用通道的货物,并对涉事商户进行了顶格处罚和全区通报。
此事传开,商贸新城内所有商户都感受到了政府整改的决心和力度,以往一些习以为常的违规行为迅速得到纠正,市场秩序和面貌为之一新。
而在物流园片区,赵东升则陷入了意想不到的困境。
他雄心勃勃地想搞个大动作,提出要引入一家大型国有物流企业,对现有分散的物流资源进行“休克式”整合,试图快速打造一个标杆。
但这个方案遭到了几乎所有中小物流企业的强烈抵制,这些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数量众多,关系着成千上万人的就业,联合起来能量不小。
他们集体到区政府反映诉求,认为这是“国进民退”,是要断了他们的生路。
赵东升试图用行政命令施压,但效果不佳,反而激化了矛盾。那些原本被他拉拢、指望在物流整合中分一杯羹的干部,见势不妙也开始畏首畏尾,推进工作阻力重重。
赵东升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基层工作的复杂和艰难,远非在省直机关搞搞规划、发发文件那么简单。
他负责的物流园整顿工作,进展缓慢,甚至出现了停滞的迹象。这与陈临海在商贸新城片区势如破竹的推进形成了鲜明对比,让赵东升倍感尴尬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