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狄只出动了两万人,就将大乘搅的天翻地覆。
这让朝廷一些软骨头,投降派吓破了胆子。
淳焱见硬的不行,又派了身边一批前朝人南下到京城,开始贿赂一些朝廷高官,意在劝说李恭,放弃对阿史那部得支援。
一方面,淳炎又给李恭送了国书,说明自己是大乘朝廷封的归义王,朝廷却出卖了他,反手去支援阿史那,出尔反尔,如何以天朝上邦自居。
而后,又表示,只要朝廷放弃支持阿史那不,自己愿意永远臣服大乘,年年进贡。
这点小伎俩,任谁都能看清,可那些士大夫,收了淳炎的钱,自然要替人家办事。
于是,大乘朝廷分为两部分人,一部分认为淳焱狼子野心,只要朝廷答应他,他就会趁势灭了阿史那,随后便会与朝廷撕破脸皮,南下入侵。
一部分则表示可以接受淳焱的条件,这样一来,不仅可以省下支援阿史那的大量物资,还可以收服淳焱。
李恭气的不轻,这些支持淳焱想法的人,难道都看不出来淳焱的野心吗?这时候还帮着淳焱说话。
更重要的是,这些人都位居高位,即便他想收拾这些人,也得谨慎。
而且,这几年他还成立了枢密院,节制朝廷军队的成了枢密院。
枢密院枢密使则由文官担任,成了文管武了。
他这时候想改革,可已经改不动了,甚至他觉得,自己这个皇帝有点受制于人了。
李恒在位时,文官集团就不遗余力的想压开国勋臣和武将一头。
好在李恒虽然在刻意打压一些开国元勋,可他懂得平衡文武,不至于让一方凌驾在另一方头上。
可李恭呢,上位后,却将他爹留给他的两位老臣的话当成耳旁风。
就连对大乘朝最忠心,跟他关系非同一般的顾承宁都赶走了。
一手的好牌打的稀碎,李恒和顾承宁都看走了眼,他们想到了李恭上位后不会四处征战,于民休养,可哪里想得到,他会重文轻武,容忍官员贪污受贿。
这时候的李恭,总算看到了了自己重文轻武政策的后遗症。
大乘两次内部叛乱,连普通的山贼土匪都敢威胁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