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样的封赏可不是功赏倒置,而是麻贵资历比李如松老,他此前就已经是都督同知了,这次要升只能是右都督。
然而,戚继光既然获封伯爵,目前在军中综合考虑下来又最有资格接替戚继光的将领恐怕就是麻贵,那么麻贵自己当然也会有些希求“进步”的想法。
武将要“进步”,最稳妥的就是凭借战功获封,但战功不是想有就能有的。先都不必说打不打得赢,你至少首先得有仗可打才行,而这有仗可打……那不就得指望高阁老器重栽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现在高阁老的器重栽培已经就位,麻贵当然更想打好这一仗。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次援朝第二仗着实非同小可,不仅出兵超过十万,而且有一个关键点是不同于前几次在高阁老麾下作战的。
前几次高务实用兵出兵人数也很多,他本人自然也是以文官身份统兵,但有个相对比较特殊的情况就是,高务实带兵时手下的总兵们互不统属,朝廷或者说皇上并不在这一群总兵中指定一位提督统管军务。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么做是为了让高务实更好指挥,当然也意味着皇上认为高务实本人就能统管军务,不必另外从总兵里挑一位出来。然而在朝鲜的作战却不同,前一次有李如松提督援朝平倭,这一次则换成了他麻贵。
总兵可以做提督,但提督未必一定得是总兵,例如高务实上次平定西北的时候,就是以文官身份提督西北军务。故而可以这样说,麻贵还是头一回提督方面军务,这是一种资历,也是一次莫大的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打得好,参照目前皇上和朝廷对朝鲜战事的重视程度来看,恐怕也有机会捞个伯爵当当。
前文曾有详述,大明早年武将封爵容易而文官甚难,到了后期则反过来了,变成文官依靠军功封爵的还能找出几个,武将封爵的抛开上次的戚继光之外却只有一个李成梁——甚至李成梁一开始还只是流爵,是后来再有了其他功劳才积攒成世爵的。
也就是说,武将封爵反而比文官依靠武勋封爵更难了。那么在这种大环境下,如果他麻贵也能趁着此次援朝之战的机会捞个爵位,那可就真是光宗耀祖了,也让“东李西麻”真正变得名副其实。
有了这样的奋斗目标,麻贵虽然按照高务实的要求尚未南下进入朝鲜,但却已经做足了准备。
他不仅亲自检验了各部武器装备、后勤粮饷等配备,更是时刻不曾放松训练备战,还从被调来他麾下的辽东军口中详细问明了朝鲜的山川形势等相关事宜。另外,对于日军方面的情况,他更是着重了解、研究,针对日军此前的表现,做出了好几套战争预案——这是多年来跟随高务实打仗学来的。
这种战前预案在南疆早已普及,因为南疆的各大警备军都已经有了参谋部的正式编制,但在大明军事体系中暂时还不曾推广。
大明这边的改革到底不比南疆,可以由高务实一言而决,大明朝廷的改革一贯有赖于高务实本人的地位提升,此前他还搞不了这种在全军上下直接改革制度的大事——祖制嘛,虽然高务实也改过不少,但总体而言想要绕过去也是需要前置条件的。
现在宋应昌来了,这是实学派的自己人,所以麻贵也没什么顾虑,直接拿着几个预案就去给他看。
宋应昌一个一个认真看过,惊讶道:“为何这些预案全都是在朝鲜几乎全境沦陷的情况下才开始算的?”
麻贵轻咳一声,道:“这个……是侯爷的意思。”
“啊……”宋应昌眼珠一转,试探着道:“侯爷这是故意要整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