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镗几人还算聪明,开门前也脱了个光膀子。
刘崇谅见状,立即纵马在前,杀入城中,迎面正遇到指挥的司超。
此前,一个城上,一个城下,四目相对,恨意满满。
“诛杀贼兵,除恶务尽,不要残害百姓,违者立斩!”
刘崇谅也早就发现,城上不少人是黄州老乡,生怕自己手下的兵不分青红皂白、只顾泄愤,一旦有人领头滥杀,他也无法控制。
司超欲死战,被亲兵拼命护住,尽快向城北撤去,打算与崔翰汇合。
然而,司超拒绝了,他对手下人说道:“城破,即为死战之时。”
胜败乃兵家常事,不是司超死心眼、不想跑,而是没地方跑了。
战争一开始,就注定城破必亡,因为黄州三面环水、一面城门!唐军打进来不容易,自己要出去也不容易!
正是料到这一点,司超在开战之前,就派出去多路人马求援,这是唯一可行的方案,依靠外部力量为黄州解围。
黄州下辖,后周占领陶镇、浠水、团风等地,都有驻军,少则几百,多则几千,距离最近的浠水援军,此刻应该快赶来了。
因此,只要死战到底,就能迎来生机!
于是,在双方皆抱着“死战”念头的情况下,战场从黄州城外转入黄州城内。
南唐军力虽多,但并没有形成摧枯拉朽的局面,原因就是,真正进入城中的,只有刘崇谅部,朱令赟那边还在爬城墙,在付出极大代价之后,终于在北面打开一个缺口。
朱令赟最大的转机,在于西线唐军攻破城防之后,他们原本就“各自为战”,一部分去支援刘崇谅,另一部分则摸到了城北城墙上,人数虽然不多,但产生了很好的策应效果。
崔翰不得不从为数不多的兵力当中,分配一部分出去阻拦,可以说,在外部强攻、内部骚乱之下,崔翰这个“智将”的智力也没啥用了。
任何计谋的作用都是有限的。
但是,崔翰与司超不同,他没有想要死战到底,自己以区区两千兵力、伤亡两百的代价,成功阻拦朱令赟一万大军,导致对方伤亡至少上千人,已经是立了大功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眼见局势不可挽回,崔翰果断地下令——“撤”!
撤到哪里呢?东北水门,经城内平湖,坐小船逃离黄州,重新集结人马,卷土重来!
“分派人手,去接应司刺史,其余随我前往水门等候!”
崔翰如此计划,却不知司超没打算走,南门的战斗,已经演化成了“黄州巷战”。